学 校 概 况
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创建于1999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本科高校。原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前外交部长李肇星为学校名誉校长。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中西合璧、知行合一”的校训,开拓进取,砥砺前行。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目前,学校设威海和济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6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5万余平方米。设有外国语学院、管理学院、国际商学院、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护理学院、综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STEM教育学院、基础部等12个教学单位,开设56个本、专科专业,在校生15000余人,形成了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格局。
发展愿景:自然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备、学科特色鲜明、中外名师荟萃、五洲学子齐聚,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一流高校。
完善的基础设施题
学校注重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建设,现有固定资产总值10.09亿元,有4个实验实训教学中心(应用外国语实训中心、国际商务实验实训中心、旅游管理实训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其中应用外国语实训中心为威海市级示范实训中心,电子商务与技术研发中心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91个校内实验实训室,9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40个多媒体、E化互动教室。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可同时进行7种语言的同声传译,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笔译实训室配有国际先进的翻译服务软件系统,支持64种语言的双向互译,为实践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30余万册,电子图书7.5TB,期刊600余种(含国外期刊), 数字化校园实现了全覆盖一体化智能管理,配有完善的图书馆自动化管理系统、国际卫星接收系统、校园无线语音系统、电视播控中心(所有教室均能接收美国CNN、日本NHK、韩国阿里郎、英国BBC、德国DW、意大利TVS、法国TVE等11个国家的外语原版电视教学节目)、电子阅览室、信息共享空间等满足了信息化的需要,更好的服务于教学和科研工作。
学校教学楼、学生餐厅、学生公寓、医务室、健身房、体育馆、多个标准田径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设施全面配套,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健身的需要。
优美的校园环境
威海校区位于国家AAAA级风景区——乳山银滩,2003年威海市被联合国授予“联合国人居环境奖”,这里风光秀美,依山傍海,四季分明,负氧离子含量极为丰富,有“天然氧吧”之称。学校环境优美,校园绿化面积人均近100平米,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在蓝天、碧海和银色沙滩的映衬下,既高雅壮观又宁静和谐,是读书求学的理想场所。
济南校区位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美誉的山东省省会——泉城济南,这里是山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置身于大都市更利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和发展。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去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徜徉书林、浏览报刊;可以参加摄影、书法、演讲、歌咏、舞蹈、辩论、球类等各类比赛活动;可以参加外语协会、小语种社团、口语角、文学社、书画社、话剧团、记者团、大学生艺术团等各类学生社团;可以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创业协会等各类协会,来加强锻炼,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教学科研
学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现有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60余人,专任教师队伍中有教授、副教授和其他高级职称的240余人,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400余人,有博士和硕士学位的教师近400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教育部专业教指委委员3人,全国和省级优秀教师11人。还有一批相对稳定的外籍教师驻校任教。企业兼职教师500余人。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始终坚持“科研引领教学、支撑教学”,积极搭建各种学术平台。中国先秦史学会孙子兵法研究院、山东省高等教育研究院、山东省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研究会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先后在学校落地。学校还建有外语翻译研究中心、山东省电子商务与技术研发中心、东北亚研究所、国学研究所等学术机构。
近年来,学校科研发展初具规模,学校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94项。学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105篇,出版学术专著63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3项,获得市厅级及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53项。随着学校对科研投入的不断加大、科研理念不断革新,教师的科研意识不断增强,科研氛围日益浓厚,科技成果日趋显著。
奖、助学金
学校学生全面发展、成绩优异者,可分别申请国家奖学金(每人8000元/年)、省政府奖学金(每人6000元/年)。
家庭经济困难且成绩优异者,可分别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5000元/年)、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每人5000元/年)、新疆西藏和青海海北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每人5000元/年)。
家庭经济困难但能刻苦学习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分别为每人4400元/年、每人3300元/年、每人2200元/年)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学校奖学金(按《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细则》文件要求,确定评定比例,以综合测评成绩为主要依据,按名次颁发)。
学校另设立勤工助学体系,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资助工作热线:0631-3917019
多证教学 特色鲜明
为让学生增强就业技能,学校专门成立职业资格认证中心,采用“学历+技能+特色”的培养模式,推行“多证书”制度。学生在校期间,即可获得多个与专业相关的技能证书:如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证书、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NIT)证书、普通话、中国商业联合会证书、单证员、会计初级专业资格考试、建筑八大员、驾照等众多职业资格或培训证书。
目前,学校已成为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CET)考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考点、全国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NIT)考点、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点、建筑施工企业关键技术岗位八大员考点、全国服务外包岗位专业考试考培点、普通话培训测试站、山东省人事考试常设考点、全国外经贸从业人员培训考试机构、中国服务外包校企联盟高校理事单位、山东省外包培训机构、济南市服务外包重点培训机构、威海市服务外包联盟成员、威海市服务外包协会理事单位等。
校企联合 保障就业
学校自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下设就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各二级学院设有就业专员指导学生就业,同时学校还配有学生多元智能测试系统,为学生发展定位、理性择业提供科学依据。连续十余年,学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工学结合,采用校企合作,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建立了多家就业、实习实训基地,学校建有校内实训中心,进行校企研发合作,其中京东校园实训中心因电子商务BPO业务成绩突出,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职业教育装备专业委员会授予“全国职业学校电子商务互联网+双创实训基地”荣誉称号,学校也被京东集团确立为“京东战略合作伙伴”。先后向中国远洋集团、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重汽集团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国平安、天津远洋集团、山东省农商银行、山东教育出版社、山东中煤工矿集团、山东航空公司、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济南秦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威海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股份有限公司、大众报业、鲁商集团、港中旅有限公司、TNT国际快递等多家单位输送了大批优秀毕业生。
学校自2009年5月成为山东省商务厅第一批服务外包重点培训机构以来,始终把服务外包培养作为学校就业的一大特色,于2014年3月学校成为中国服务外包校企联盟高校理事单位,在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中国服务外包校企联盟、中国外包网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服务外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教育机构评选”中,学校获得“最具成长力奖”荣誉称号。
学校还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海外实习、就业机会,诸如美国、德国、法国互惠生;美国带薪实习;美国国际邮轮;新加坡境外就业;日韩就业;中东就业等项目,为学生的海外实习、就业、生活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
通过以上举措,学校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工作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场面,很多用人单位均提前一年预定学校毕业生,学生就业得到了很好的保障,近几年来学校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皆有大幅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