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川省委和四川省教育工委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工作部署,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精准帮扶工作有机衔接,以“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播”,实现长期脱贫、稳定脱贫的着力点。近日,学院党委书记任再生再次带队深入对口扶贫红原县,开展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培训、援藏干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价值”讲座、职业技能帮扶、为加当村农民开设夜校、讲党课通过“扶智+扶志”,打好教育扶贫“组合拳”。
教育帮扶 助力当地人才队伍建设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切断贫困代际传递。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坚持“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整合学院学科、专业、师资优势,多次赴红原开展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幼师素质提升、优质教学活动示范课、援藏干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专题讲座,通过送教送培到红原、红原教师来蓉跟岗学习、远程指导、现场培训指导等多种方式,提升红原县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树立党政干部文化自信,帮助党政干部运用儒家“仁爱”理念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
“智志双扶” 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为从根源上解决贫困症结,以教育的力量实现脱贫奔小康,学院坚持以政治引领、需求导向、分类施教、注重实效为原则,在红原刷经寺加当村为村民开办“夜校”。 为村民宣讲惠农扶贫政策、法律知识、食品安全、健康知识、以及环境保护等知识;送书下乡,先后为当地村民送去养殖、种植类书籍80余本,鼓励农民学习农科知识,提升农科技术,增强脱贫信心;学院第一党支部还与加当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指导村党支部“三会一课”的开展,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通过“智志双扶”,让贫困群众精神实起来、钱包鼓起来、生活好起来。
引进社会公益力量 让教育帮扶深入人心
学院携手中国妇女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四川扶贫基金会、上海如新公益基金会等社会公益力量,通过为红原当地贫困妇女、因病致贫的青年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获得立足社会的能力。同时,通过校企共同培养,既解决学费、生活费、还解决后顾之忧就业问题。教育扶贫做到干实事、真实干、见实效,让扶贫工作深入人心。
(吴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