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架起友谊的桥梁”。家访即是一种沟通,是孩子、家长、教师三者之间面对面的一次坦诚的交流,是架起孩子和教师、家长和教师、孩子和家长心灵和谐的桥梁。
紧张的学期工作已结束,映秀小学校各学科的老师利用寒假期间针对贫困生、留守儿童等再次走出校门,顶着鹅毛大雪,冒着严寒走村入户,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成长环境、在家表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与家长一起交流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共商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了解掌握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帮扶、辅导(含心理辅导和学习辅导)和其他助学措施,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鼓励他们积极上进、健康成长。
讲解有关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督促家长或监护人教育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做好疫情防控、森林防火、交通、消防、用电、饮食卫生、家庭生活、户外活动等安全常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尤其要教育家长做好寒期安全监护工作,特别注意临近春节在烟熏腊肉时要注意防火。向学生家长介绍学校发展情况、征求家长对学校办学以及教育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此次老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种触动。在此次活动中,老师们也感受到了家长们的极大热情,每到一个家庭,都能看到家长一张张热情的笑脸,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了解到学生的在家学习、生活情况以及思想动态。家长们对老师前来家访的教育行为非常感动,并纷纷表示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
通过这次家访,让老师们能更全面地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等等,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同时也看到,一个怎样的家庭氛围影响孩子的成长。家长也通过家访知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和班级的总体情况,更清楚自己孩子的优势和劣势,使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并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更好地和老师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朱燕、刘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