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洛县玉田镇中心校采取“345”模式,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
严管厚爱,抓实三支队伍
优良的师资保障是“双减”政策落实的必要条件,学校坚持“管育”并重思路抓实三支队伍建设。一是管理层队伍以身作则。学校中层以上干部一律上主科,带头执行学校考勤、教研等制度,工作日一律不离校,点面结合的方式对校园安全、教师执教行为和课后服务开展等情况进行常态化检查。二是班主任队伍履职尽责。严格执行班主任竞聘上岗机制度,将班级卫生状况、学生行为习惯和手牵手积分超市运行情况等纳入红旗班级评比内容。同时,在职称评聘、小档晋升、评优评先等利益分配上,给予班主任一定的倾斜。三是教研组队伍守正创新。学科教研组通过教材分析、案例分析、集中研讨等主题活动,将教研成果转化为课堂实效,不断提高教师优化教学设计以及掌控课堂教学过程的能力。
因地制宜,打造四个课堂
落实“双减”的主阵地在学校,根本落脚点在课堂,学校根据校情和学情,扎实推进“四课联动”机制,即骨干示范课、师徒结对课、随机推门课、名师点播课。骨干示范课是在学科教师磨课研讨、同课异构、一课三上等基础上,骨干教师再上示范课的模式。师徒结对课是对教龄5年以内的新教师全部安排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一对一“老带新”,重在青蓝工程的传帮带。随机推门课是校班子成员、教研组长不打招呼、随机进入课堂,目的在于督促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把每节家常课当成教研课来上。名师点播课是利用教育信息化2.0配备的录播教室,任课教师实录留存自己的教学视频,定期邀请绵竹市大西街小学名师专家赴学校进行线性分析和点播指导。
标本兼治,加强五项管理
学校将“五项管理”作为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抓手来推进。一是加强手机管理。建立学生手机管理制度,不允许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紧急情况可向教师求助。二是加强睡眠管理。班主任、宿管员定点查寝,督促寄宿制学生在21:20前入睡。严禁教师以任何理由挤占学生休息时间。三是加强作业管理。要求教师科学合理设计、布置作业,作业评价采用“等级、分数与激励性语言”相结合的形式。四是加强读物管理。完成对图书室10000余册图书的两轮清查。严禁教师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五是加强体质健康管理。保证学生每天至少锻炼一小时和2次的眼保健操。开展好“每日练字一小时”“周三篮球赛”“每月观影日”等活动,组建书法、舞蹈、民族刺绣、音乐、篮球等兴趣小组5个,丰富学生课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