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至县教体局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个优化”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优化保障工作机制
成立以县文明办、县教体局、团县委等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和青少年宫建立2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在全县109所校(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设置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配置专业心理健康辅导师100余名,每年进校园举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100余场次。每年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经费中列支专项资金用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力保障了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持续开展。
优化多元工作平台
广泛搭建平台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一是深入课堂教学。坚持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主阵地作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进行心理介入。二是融入地方文化。乐至中学、吴仲良中学、实验中学、城东小学、城西小学、回澜中学、宝林小学、高寺初中等以陈毅故居等地方文化特色为载体,从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出发,每期组织全县青少年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近10次。三是加强家校互动。乐至中学、实验中学、城东小学、城西小学、乐至县幼儿园、县二幼、希望小学、佛星小学、石湍小学、全胜初中、劳动初中、良安镇八一九义校、龙溪九义校、中天镇九义校、永胜小学、新观音小学等每期2次,依托社区及家长学校,普及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家长注重养成自身良好心理素质,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心理教育环境。
优化教育环境
县教体局联合政法委、公安、文明办、文化、综合执法等10余部门,定时定点地强力开展全县互联网、网吧、校园周边秩序等社会环境整治100余次,收集化解校园矛盾纠纷13条,发现并整改校园周边安全隐患20余处,从严查处、取缔违法摊点,取缔娱乐性场所10余处,增换了未成年人公益广告2000余处,校园周边安全形势、交通状况、卫生环境、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大为改观,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