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能力,为打造高品质学校建设助力,9月16日,德阳市青衣江路小学校召开了2020至2021学年度课题立项研讨会。学校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在研讨会中对学校课题工作进行全方位部署。
课题研究要常态。教师应该成为研究者,这是教育实践和社会期望对教师素养提出的新要求、高要求。用课题来解决教学问题,是一个教学研究者必备的能力;课题研究是打造高品质学校的主动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新引擎,重点是以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理论架构,通过教学改进指向学生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面向问题解决,从而实现高品质学校的打造。
课题研究要真实。学校课题组将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性评价作为实现“深度学习”的抓手,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为落实“立德树人”打下坚实基础。学校每个子课题要围绕市级课题,全方位、全覆盖、多维度进行课题研究,研究要深入、透彻。每一个课题组成员都要做“真课题”,“真正做课题”,全员、全力参与,不允许“挂名”,不搞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力争课题成果在校级、区级、市级推广。
课题研究要扎实。课题选题内容要立足教学,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教学过程与研究过程合二为一,有现实意义;选题的原则做到“近、小、实、新”,要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实际需求,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要创新;课题研究要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选题内容要丰富,如学科素养培养、立德树人培养、“互联网+教育”培养等,多元呈现学校办学理念及文化。最后,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还从小课题名称的“结构模式”进行指导,让课题组老师收获满满。
研讨会结束后, 各课题组成员表示,今后一定将课题研究工作扎扎实实开展,落实到课堂实践中去,创新方法、力求实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用课题牵动教研工作,为打造高品质学校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