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游仙区教育系统严格按照教育部有序推进当前教育工作的最新部署,在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力有序做好复课准备,为全面恢复教育教学秩序提供坚实保障。
严格开学审批
按照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意见,根据绵阳的疫情形势和防控需要,报经区委应对疫情领导小组和区应对疫情应急指挥部审批后,统一公布开学起始时间。全区学校按照《疫情防控工作指标体系》,向区教体局提出开学申请,提交人员摸排情况、物资准备清单、错峰开学方案和校内防控措施等材料,由区教体局组织评估研判,科学精准制定错峰开学复课方案。
筹措防疫物资
学校按返校人数准备足量的医用口罩、手套、洗手液,按班级数量准备体温测试仪和呕吐物处理包,储备符合要求的消毒物品(含氯消毒片或消毒剂、医用酒精)和移动紫外线消毒灯,洗手间配备肥皂或洗手液,在公共区域设置洗手水龙头并配备洗洁用品。第一批次高三、初三年级返校前,学校为师生员工储备7天及以上的医用口罩,为每个班级、每栋宿舍、每个班组以及每个公共区域配备测温仪。目前,全区各学校储备各类防疫物资充足,含口罩15万余个,消毒液7吨、消毒酒精6吨。
清理校园卫生
学校提前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重点做好灭鼠、清除蚊卵专项行动,彻底清除各类病媒生物孳生环境,推进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图书馆、运动场馆、空调系统等环境卫生改善,做到日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做好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和“三检”工作,加强对食堂的全面检查、清洁消毒和规范从业培训,严禁采购野生动物进入学校。
加强健康监测
开学后严格校内复查,学生进入学校后,直接前往寝室,接受宿舍管理员再次检测体温,进入班级时,班主任再次测试体温,核实其承诺书、健康卡等材料。体温高于37.3℃或有异常症状的学生分流到观察室。学校一律不使用空调,保证教室、寝室通风透气并做到严控密集活动、严控密集就餐。每天全面监测师生员工健康状况,部门负责人对教职员工、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三检”,填写情况记录表,发现异常症状及时上报。各校根据师生自愿做好喝中药预防工作。
强化联防联控
学校建立疫情发现、信息登记与报告制度,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学校与医院签订应急处理协议,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对口出诊支援。进入学校人员出现发热或者干咳、气促、肌肉酸痛无力等症状,应立即戴上医用口罩,及时离校就医,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求进行居家观察。根据病情送医诊治,做好环境消毒和垃圾处理。学校一旦发生疫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向当地卫生卫健局、疾控中心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配合做好排查和后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