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县严道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围绕“沁润每一颗生命的种子”的办学理念和“立责于心、广趣良习的阳光少年”的培养目标,将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校本课程相融合,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引领师生传承经典,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融合校园文化,打造传统文化环境底色。着力校园传统文化建设,以环境“沁润”增强文化自信。凸显传统书法文化,在校门口打造书法苑——“洗砚池”,展示历代书法大家作品和学校教师临摹作品。凸显百善“孝”为先,开辟“孝”主题传统文化走廊,在每层教学楼展示传统典故二十四孝及师生优秀书法作品。凸显优秀诗词文化,设置每周1诗板报专栏,拓展学生古诗词阅读面。凸显荥经乡土文化,依托荥经鸽子花都建设,打造鸽子花专栏展示学生节日活动及作品,每学期出版鸽子花校报 5 期。
融合课堂教学,丰富传统文化学科本色。着力课堂传统文化传播, 以课堂“沁润”增强文化自信。语文课注重综合性学习单元、园地展示平台,以讲“成语故事”等多种形式丰富古诗词积累,以“推荐一本好书”“读书小报”等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英语课注重挖掘和包装中国传统节日,用英语进行表述。音乐课注重吟唱经典古诗词,创编经典诵读节目在2019年雅安屈原诗歌专场邀请演绎赛中获二等奖。体育课注重将中华武术、韵律操融入体育教学中,将传统武术结合古典音乐在大课间进行展示。
融合校本课程,构建传统文化教育特色。着力上好“四个课程”,以实践“沁润”增强文化自信。上好“节日课程”,编撰校本课程《情意浓浓话佳节》,以六大传统节日为载体,开展“家乡的年味”等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怀。上好“仪式课程”,实施“三礼”教育(一年级的“启蒙礼”、四年级的“成长礼”和六年级的“毕业礼”),解读传统礼仪。上好“社团课程”,成立经典诵读、国学赏析等活动小组5个,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上好“研学课程”,带领学生走进荥经博物馆、曾庆红砂器博览园,现场体验砂器的制作工艺,学习荥经历史和乡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