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神县将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斩断贫困链条”总体思路,精准施力,确保让每一位贫困学生能上学、上好学、懂技术,有效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资助“全覆盖”,确保贫困学生能上学。建立特殊群体学生数据库,加强对留守儿童、贫困儿童、残疾儿童、建档立卡等特殊群体动态监控,及时更新数据库,确保获得有效资助,有效防止因贫辍学。构建普惠性、助困性、奖励性和救助性资助有机结合的“多元混合”资助模式,全面落实各学段贫困学生资助。今年,发放资助金737余万元,惠及全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704人。
教育“同频率”,确保贫困学生上好学。推进“互联网+教育”,打造“直播课堂”“名师讲堂”,让城乡学生网上同步上课。成立名校(园)长工作室6个、学科工作室16个,覆盖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全学段,开展入校诊断、送教示范等活动。贯彻落实《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随班就读、送教上门,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2019年,网络同步直播课堂教学116节,定时定校走教840节,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入学率96.8%。
掌握“精技术”,确保贫困学生就好业。对接产业,精准培训,依托职业院校,开设动车乘务、动车检修、高职竹编、机械加工、竹编工艺等时兴专业,让贫困学生掌握更前沿的职业生存技能。深化校企合作,竹编专业和机械专业分别与县内7家规模性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高铁乘务、铁道车辆运用与检修专业与成都3家企业签订协议,共同组织招生(工),“订单”培养,双向选择就业,有效提高贫困生就业率和脱贫能力。今年,校企共同组织招生(工)54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