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自贡市沿滩区永安小学结合地方文化内涵,将传统的编织技艺引入校园,传承“巧编”文化,打造特色校园。
拓宽编织范围。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和教育教学需要,对学校原有的草编特色项目进行重整,增加绳编、竹编、藤编等编织技艺,把以竹、草为主的编织材料改为多种材料编织,拓展编织技艺的范围。将时尚、趣味的绳编、竹编、藤编等纳入编织技艺教学,降低编织技艺难度,增强趣味性,让传统文化在“玩”中得以传承。
丰富教学资源。组织学校美术骨干教师和外聘专业人员编写“巧编”校本教材,并结合教材内容,录制辅助教学视频,解决缺教材和缺专家的问题。搜集网络教学视频和图片,丰富教学资源,为班级教学提供保障,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集中开展班级巧编骨干培训,培养编织小老师,让孩子们在课间活动中完成编织技巧的交流与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搭建展示平台。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巧编”作品大型展览活动,将师生的作品在全校进行展览,让大家观摩学习,提高学生兴趣。同时,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学生“巧编”作品评比,评选出“巧编明星”、“巧编能手”、“巧编新苗”以及“优秀班级”,给予表彰奖励,并将优秀的作品收入“巧编室”陈列,积累巧编成果。
实现深度融合。学校利用楼道、走廊、窗台等展示学生的巧编创作成果,“巧编”与校园文化实现深度融合。结合“学习科学(友善用脑)”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把“巧编”文化融入到班级文化中,利用学生编织的花篮,种上绿色植物,为班级“增绿”,实现与课堂教学改革融合,与班级文化融合。利用学生自己编织的蹴鞠用于大课间活动,实现“巧编”与足球特色项目融合,与大课间活动融合。
经过不懈努力,永安小学的“巧编”特色项目已初步形成,学生慢慢喜欢上了“巧编”,不断传承“巧编”技艺,一所以“巧编”为特色的农村学校正在逐渐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