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学生法制教育,增强未成年学生的法律意识,乐至实验中学开展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建立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校园风尚,使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特色鲜明,助推省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
营造氛围。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板报、升旗仪式、班团(队)会等宣传教育阵地,设立法律宣传橱窗、开辟法制宣传栏、张贴法制挂图、播放法制教育影片、悬挂横幅标语、开辟校园网“法律进学校专栏”等,以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丰富学生法律常识,增强学生法制意识,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主题班会。以“爱国、乐学、诚信、友善”、“知法、懂法、守法”等为主题,每班每期开展主题班会活动6次以上,办好法制教育手抄报1期,学校政教处、安办定期开展评比,将法制教育落地落实。教育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专题讲座。学校特邀县检察院副检察长为师生宣讲《未成年人应知的法律常识》。以贴近学生思想实际、生活实际、行为实际的案例说法,以竞答赠学习用奖品的方式,讲述了故意伤害罪等八种罪的犯罪诱因、危害及相应的处罚。这样的专题讲座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有效开展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宣传,并结合进行毒品预防、校园欺凌防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及预防毒品、防范校园欺凌的意识。
网上学习。全校师生参加普法网的宪法及法律知识学习,全面了解宪法及其他法律知识,增强全校师生法治意识。然后在普法网上参加法治知识竞赛。
宣传报道。根据青少年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探索“法制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切实增强工作实效。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推广典型,总结典型经验,注意用典型影响和带动法制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总结法制教育活动经验,形成专题材料(含方案、总结、专题资料、图片等)存档备案,并及时上报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