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商务合作:19196450083 QQ群:475709268
     

搜索

投稿邮箱:scjyxxw@126.com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基础教育 > 资讯

旺苍县“四突出”办好小规模学校助力脱贫攻坚

时间:2019-08-14   来源:旺苍县教育局   作者:胡兴菊   浏览量:860
字体:      

近年来,旺苍县始终围绕“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目标,充分挖掘小规模学校潜在优势,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确保贫困家庭“义务教育有保障”。2017 年,该县成功创建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枣林小学、东河镇凤阳村小等 9 所小规模学校成功创建为广元市“美丽乡村学校”。ui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突出统筹谋划,明确发展思路。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整体提高”原则,根据人口规模和发展趋势,科学制定农村学校布局规划。一是明确发展思路。坚持把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明确农村小规模学校“12345”发展思路,即围绕提升小规模学校办学水平“一个中心”,满足农村孩子就近享受优质教育和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学习“两个需求”,构建联片教研、联盟办学、联校走教“三联模式”,立足小校抓特色、着眼小班抓教改、依托小组抓合作、聚焦小事抓管理“四小抓手”,着力实现管理理念新、课堂改革实、教学方式活、素质教育特、教育质量高“五大目标”。二是制定发展规划。根据农村学校布局既要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又要尊重未成年人身心发展规律、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原则,制定出台了《旺苍县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布局专项规划(2018—2020 年)》,明确了指导思想、目标规划和实施步骤,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布局进行全面规划。三是强化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全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规划布局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农村小规模学校布局调整,及时研究新情况,解 决新问题。进一步明确各级各有关部门的任务职责,强化统筹协调和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ui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突出“保改派补”,补齐发展短板。以全面落实“四好四不让”方针为抓手,在着力解决农村学生“有学上”问题的同时,力促“上好学”。一是保留偏远校点。充分尊重当地村民意愿,合理规划布局,保留部分基点校和村小,做到应保尽保,坚决杜绝随意撤并校点。截至目前,该县共有乡村教学点 134 所,其中予以保留无学生的乡村教学点达 36 个。二是改善办学条件。着力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 3378万元,大力实施农村小规模学校“薄改工程”“桌椅床改善计划”“教师周转房计划”等,切实改善农村小规模学校办学条件。截至目前,全县达到省定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的农村学校达53 所,其中小规模学校达 23 所。三是派遣优秀师资。以乡镇中心小、农村小规模学校联盟体中实力较强学校为主体,统筹师资力量,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师资缺乏的学校“走教”和“支教”,着力缓解结构性缺编矛盾。近三年来,累计选派教师“走教”“支教”达 1400 余人次。四是补足教育经费。建立健全“扶弱保底”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县财政每年按农村小规模学校 20 万元、村级校点 5 万元标准保底拨付公用经费,同时将“走教”和“支教”教师的农村教师艰苦边远补贴由 400 元/月提高到 500-600 元/月,确保学校正常运转,提高教师积极性。ui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突出“纵带横联”,破解发展瓶颈。以“智慧旺苍”教育信息化工程为依托,通过“纵带横联”的形式,着力解决校际间资源不均衡的问题。一是强化纵向带动。大力推行“外县带本县”“城镇带农村”“中心校带村小”模式,共建立纵带学校共同体 11 个,涉及学校 94 所,强化城乡统筹,不断缩小农村小规模学校与城镇学校的差距。二是强化横向联合。采用县域内“强校带弱校”的模式,全县共建立横联学校共同体 3 个,涉及学校96 所,突出校际互补。不同类别的共同体均制定了同步课堂活动制度和课程表,通过“共师资同学习、共观摩同研训、共建设同分享”,共用优秀教师,共训师资队伍,共享优质资源,实现共同发展的目的。ui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突出资源整合,凝聚发展合力。一是强化仙旺协作。紧抓东西部扶贫协作机遇,与浙江省仙居县携手推动扶贫协作的同时,不断深化教育帮扶。先后接收仙居县优秀教师 12 人次,派驻“支教”5 人;交流输送教师到仙居县学习先进管理及教学经验 21 人次,派驻仙居“跟岗学校”7 人,为仙居县教育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同时,仙居县与柳溪小学、天星小学等 5 所偏远小规模学校建立了长期定点跟踪指导、物资帮扶协作机制,把农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和发展作为重点协作项目。二是深化九广合作。紧抓九三学社中央点帮扶旺苍机遇,积极争取九三学社各级组织大力支持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2018 年争取九三中央出资 10 万元培训乡村教师 400 余人次,向万山小学、水磨小学捐赠价值10 万元的图书,并推动高标准打造了三江镇厚坝村小教学点,成功创建为广元市“美丽乡村学校”。三是争取社会捐资。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建立科学高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资金合理安排、高效利用,促进中小学布局结构更趋合理。三年来,招引社会团体、个人为 100余所农村小规模学校捐资捐物达 990余万元,帮助农村孩子圆了读书梦、幸福梦。(胡兴菊)uik四川集思教育信息网

版权声明:本网站内容整理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巴中人才网  巴中人才  巴中招聘网  巴中人才招聘网  巴中招聘  巴中求职  巴中找工作
热门推荐
最新浏览
全站排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