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一定要实事求是 监督别人也要保护自己
“为什么说舆论监督也是一种正能量?”“舆论监督又呈现哪些有效形式?”“如何进行舆论监督?”……昨日下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与成都新闻实践》系列讲座在成都大学开讲。成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专题部副主任刘昭琪受邀为该校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上百名学子带来了一场主题为《舆论监督也是一种正能量》的精彩讲座。
“‘新闻舆论监督’就是通过新闻媒介来揭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促使其解决的一种舆论监督,就是社会各界通过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形成舆论,从而对国家、政党、社会团体、公职人员的公务行为以及社会上一切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实行制约。”讲座中,刘昭琪通过对学子们讲解新闻舆论监督的含义抛砖引玉,引出舆论监督具有报道、评论、讨论、批评、内参5种有效形式,在他看来,“舆论监督”一定要实事求是,既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更不能捏造事实(无事生非)。“新闻媒体要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同时发表批评性报道要事实准确,分析客观。”
“‘舆论监督’一定要弄清楚关键问题,核心证据决不能缺失,否则监督就不能成立。”同时,刘昭琪还告知学子们,将来如果在做“舆论监督”的记者时,自己一定要明白监督的准绳和尺子是什么(法律准则,道德准绳)。他还提醒学子们,“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在监督别人的同时,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包括单位和个人)。
原标题:成都大学举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与成都新闻实践”讲座